根据气候预测分析及作物生长发育需求,今年的农业生产要坚持“抗低温、抢春种、保全苗、抗内涝、促早熟”的方针,加强田间管理,促进作物生长发育。由于近年来气候异常,气象灾害较多,因此在安排农业生产时,应立足防灾减灾;在种植结构调整上,要重视气候变化规律,注意作物适应性,防止越区引种,既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,又能起到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。在农作物品种选择上要选用优质品种,要做到以中熟品种为主,早、中、晚熟品种合理搭配,既要避免早熟品种过多影响产量和效益,也要克服用晚熟品种创高产的盲目性。一定要因地制宜、趋利避害,合理安排作物种植比例。
1、由于去年秋冬季雨雪封地,再加上春季降水略多,局部地区可能会发生内涝,对春季播种有所影响。春季温度略低,有阶段性强降温发生,要采取增温措施,预防烂种,抓住有利时机及早做好春耕整地,达到播种要求,努力做到适时早播,使作物早出苗,出全苗。
2、水稻要采取大中棚育苗。要做到早育苗,育壮苗。争取早插秧,坚决不插六月秧。早灌水,早晒田,缩短缓苗时间,并加强田间管理,做好预防夏季低温准备,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,以达到水稻增产丰收的目的。
3、做到配方施肥,分层施肥,以利发挥肥效,由于盛夏雨水集中,要加强田间管理,防止草荒和内涝,加快作物生长发育速度,增强抗逆能力,防止贪青和倒伏。
4、夏季温度略高且雨水集中,易出现高温高湿天气,所以春季播种要采用种子包衣防治作物病虫害。同时要做好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。
5、由于春季风大,火险等级偏高,望各林场及有关部门做好春季防火工作。
6、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异常,气象灾害频发。要重视气候变化规律,树立防灾减灾意识。今年夏季有阶段性低温,降水时空分布不均,强对流天气增多,局地暴雨、冰雹、大风、低温冷害、洪涝等自然灾害性时有发生。人工防雹工作应早计划、早准备,增强对冰雹等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。同时也要注意江河水位的变化,增强防汛意识。